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访谈
新一轮退耕还林需做好顶层设计
| |

  □记者 吴炜玲 孙秀明 张敬尧 北京报道


  还山青、让水绿,退耕还林作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自1999年起开始实施,截至2012年,共完成退耕地造林1.39亿亩,惠及3200多万农户,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


  然而,耕地在中国向来是稀缺资源。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涉及中国1/10耕地的退耕还林工程,进入一个十分微妙的时期。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正在研究起草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相关方案。是推进,还是维持?新一轮方案的重点落在何处?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璨。


  记者: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会不会影响到18亿亩耕地红线?


  刘璨:这个对整个粮食安全,对土地不会有太大影响。2013年国土部公布全国耕地面积是20多亿亩的土地,比原来我们讲的18亿亩,多了2亿亩耕地。


  现在即使政府不退,不实施退耕还林,(外出务工)农民也会自然而然放弃这部分耕地,与其这样,还不如采取一些生态恢复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记者:退耕还林一直是政府进行周期补贴,下一步还会再继续吗,如果继续下去,政府投入会不会更大?


  刘璨:第一轮补贴是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2007年以后,对到期的,我们减半进行补助。所以第三轮可能会继续补贴,但是需要考虑到,我们国家给予农村土地的其他补贴及其他一些扶持,这些东西要综合考虑进行。


  目前,亟待退耕还林的还有6500万亩陡坡耕地,4000多万亩严重沙化耕地,大都是“难啃的骨头”。国家林业局正在编制生态脆弱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规划的主要目标,即至2020年完成治理8000万亩25度以上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


  记者:如果重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重点会跟第一轮有什么不同吗?


  刘璨:第一轮主要是把退耕地做出来,对它进行一些补贴。当时我们开展了一些工作,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过程中,要考虑生态效益,也要考虑它的经济效益及能否给农民带来持久的收入问题。


  第二,要解决劳动力出口问题。


  第三,要加强培训。我们要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


  第四,要进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的产业化打好基础。


  在退耕还林中,能不能把农村的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一部分小城镇,或者是在小城市里提供就业机会,这样才会减轻退耕还林对耕地的压力。


  记者:退耕还林不光是生态修复工程,也是社会系统工程。您觉得实施退耕还林,会给中国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刘璨:从我们研究结果或者调查结果来说,一是增加农民收入。


  二可增加劳动力外出,减少土地压力。


  三退耕还林以后,有1 .39亿亩坡耕地和沙化土地转成了林地,增加了国家森林的植被恢复,可改善国家生态环境。


  还有一个副产品,老百姓改变过去的广种薄收的习惯,来从事集约化经营的过程。


  还有就是农民产权意识的觉醒。2003年以来,农民产权意识逐步提高跟退耕还林产权意识的界定有很大的关系,至少有推动作用。所以退耕还林工程,它是一项工程,更作为一个引子推动了整个农村经济,农村结构的变化。


  目前国家退耕还林的补贴标准还是2004年制订的,在未来发展中,要根据不同经济区域制订相应的标准,实行生态购买和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制度,在资源配置中,要充分体现出市场机制的作用。


  记者: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如何兼顾各方利益,让各方的利益都能最大化?


  刘璨:这里涉及的主要利益,一个是中央政府,一个是地方政府,还有一个是农民。作为中央政府必须在财政预算里做出很大的一块,尤其涉及整个国家的国土安全的一些地方。


  第二个就是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的关系要理顺。就是说在谁的地方,谁就要承担相关的生态责任,同时要有相关的一些财政支出的配套,要保证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有相匹配的收入。还要解决它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就业机会的寻找问题。


  (本栏稿件由新华社C NC环境电视节目中心提供)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网  京ICP备12004549号-1 京ICP证0707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