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经济精准扶贫
乡村产业多元融合提速
| |

一个国家是不是农业强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是重要标志

乡村产业多元融合提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


  农业竞争的实质是产业体系的竞争,没有融合的农业永远是弱势农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明确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此后的几个月间,农业农村部先后印发4个文件推进融合加速。在广袤的农村中,各种融合新变化正在发生


  产业旺,乡村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明确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此后的几个月间,农业农村部先后印发了4个文件,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这4大行动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


  乡村经济如何摆脱传统的种养农业?如何激活返乡下乡活力?产业融合如何让更多农民受益?各地乡村正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乡村产业出现新模式


  盛夏时节,步入江西省定南县明佳菌业双孢菇厂房,采菇工人正忙着采摘。一层层的秸秆料草土上,密密麻麻长满了双孢菇,有的刚刚露出头,有的大如面包。公司总经理叶明告诉记者:“公司投资5000万元,从荷兰引进全套生产设备。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进行生产,7个菇房每日可产鲜品双孢菇4吨,产品直供广东的超市。”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农商直供模式,公司带动起周边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


  农产品加工业沟通城乡,亦工亦农,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产业,也是乡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伴随产值增加、效益提升,精深加工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占比不断扩大,与初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改变了乡村产业格局。如四川眉州市东坡区大力发展泡菜加工,从一个小小的泡菜园区发展成为泡菜城,带动周边农民发展43万亩原料基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以来,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流通、休闲旅游、科技教育和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乡村产业出现大量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虚拟实体结合等多种途径,催生出了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农商直供、私人定制等大量新业态。据测算,全国一半以上的加工企业通过前延后伸构建全产业链价值链,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使得订单生产农户的比例达到45%,经营收入增加67%,农户年平均获得的返还或分配利润达到300多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分析,振兴乡村产业,不能只搞农业,还要促进经济多元化。但经济多元化不能像上世纪80年代搞乡镇企业那样“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过去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大宗农产品生产上,对农业的休闲观光、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功能开发利用不够。新时代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要用好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推动加工业前延后伸,挖掘农业多元价值,促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


  返乡下乡播撒创新种子


  “过去主要是农村向城市流动,现在有一部分人从城市又回到农村,呈现双向流动的局面。”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说,当前,农村创业创新涌现出特征明显的3大群体,既有具有农村户籍的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返乡人员,也有具有城镇户籍的科技人员、有意愿有能力的城镇居民、龙头企业管理人员等下乡人员,还有农村能人和农村青年等本乡人员,共同构成了农村产业融合的主体。


  昔日“东南飞”,如今“凤还巢”。农村是个广阔天地,人们都有一个田园梦。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返乡下乡双创人员累计达到740万人,农村本地非农自营人员3140万人,其中返乡农民工比例为68.5%,涉农创业占比为60.0%。农村“双创”人员平均年龄44.3岁,82%以上创办的是产业融合项目,89.3%是多人联合抱团创业,形成了一大批农村产业融合利益共同体。在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中有54%运用了电商等现代手段。阿里研究院发布的返乡电商创业研究报告指出,返乡电商创业正成为推动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最大动力。


  有了创业创新的“好种子”,还得有能让种子生根发芽的“好土壤”。针对农村“双创”的痛点,国家推出了金融服务、财政支持、用地用电等8个政策大礼包。此后,各地做了更多探索。有的把现有的支农资金向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倾斜,给予政策性贷款授信;有的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服务平台,为创业提供“孵化器”;还有的制定“候鸟回归”计划,开展“春风行动”等。


  如何更好地扶持农民创业创新?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专家团队提出,一是打通创业创新扶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能落地生根,推动惠农政策和农业农村补助项目等向农民创业创新倾斜。二是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技能等培训计划,培育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和辅导老师。三是利用现有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园,利用村庄、企业和农贸市场,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基地。


  融合带动乡村潜力释放


  据统计,中央财政近年来安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资金52亿元,支持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经营主体;安排产地初加工资金45亿元,补助农户和合作社建设初加工设施12万余座;同时,农业农村部协调农发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融合的信贷支持。


  “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农业强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是一个重要标志。农业竞争的实质是产业体系的竞争,没有融合的农业永远是弱势农业。”中国社科院农村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刘长全说,近年来,大宗农产品价格总体下行,通过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错峰销售、均衡上市,促进减损增收、提价增收,释放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同时,还有助于带动资本回乡、人才返乡、科技下乡,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打造农民致富的新支柱。


  伴随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农村投资消费较快增长,乡村发展潜力逐步释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上半年接待16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200亿元,同比增长15%。农产品线上销售火爆,全国农村网商超过98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800万人。今年1至7月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2139亿元,同比增长13.7%。农村消费需求不断增长,1至7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累计达30272亿元,同比增长10.4%,较城镇快1.3个百分点。据淘宝大数据平台显示,今年1至7月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等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5.5%。


  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表示,产业融合的落脚点在农民增收,要大力推进利益联结机制创新,让受益者不仅是“老板”,更要有“老乡”。应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原则,以农民合理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增强产加销的互联互通,形成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网  京ICP备12004549号-1 京ICP证0707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