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访谈
让垃圾变废为宝
| |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要让垃圾变废为宝,转换成可利用的新资源,推行垃圾分类,迫在眉睫。根据住建部、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知》要求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上海市在2019年7月1日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全国率先强制垃圾分类。条例确定了本市生活垃圾将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的分类标准。目前,上海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已基本形成,市民们积极履行分类义务,多数居民已养成自觉分类的习惯。居民区和单位分类达标率有望双双从《条例》施行前的15%提高到年底的95%。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唐家富介绍,要深刻把握“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全力提升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要紧密依靠基层治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建立上海垃圾分类长效常态机制。


北京市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自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大幅提升,10月份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从《条例》实施前的309吨/日增长至3946吨/日,增长了11.7倍。通过源头分类和源头减量措施的不断强化,进入末端处理设施的其他垃圾量同比去年下降32%。


为推进垃圾分类持久进行,北京市不断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大力开展“桶”“车”“站”“楼”全链条垃圾分类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创造规范便利的分类条件;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汇总日常检查、行政执法、12345热线、媒体曝光等多渠道反映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形成上账、核查、销账机制;鼓励社区建立垃圾分类专职巡回值守队伍;通过“红黑榜”、积分奖励等多种奖惩措施,提升居民分类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目前,北京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逐步提高。


垃圾分类不仅是保护绿水青山的公益事业,也孕育着产业发展机遇。11月11日《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发布,将于明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提到要“促进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运用产业化的思维,实现垃圾分类的持久发展。截至目前,成都全市已建成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站(点)2000余个,可回收物分拣设施28个,引进垃圾分类相关企业70余家。成都市积极培育本市龙头企业参与再生资源回收,打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示范基地,促进垃圾分类产业化发展,提升垃圾的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网  京ICP备12004549号-1 京ICP证0707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