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国内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从何入手?
| |

  绿色生活方式是指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在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同时尽最大可能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对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与深远的意义。笔者认为,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改变外部环境条件。提供便利居民绿色行为的外部条件,核心是调整影响行为的外部情境因素,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制度。例如,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设施;采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绿色信贷、政府采购等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改变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生产与提供更多的绿色产品和服务;强制约束企业的污染排放,抑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品的生产供应等。


  构建绿色消费制度。绿色产品的正外部性,意味着购买者损失个人利益而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因此,政府应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绿色消费。鼓励性的政策制度对于克服黑色的消费惯性、推动绿色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制定信息反馈制度,提高消费者对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感知效力,促使绿色消费行为得以持续。此外,政府还应加强绿色产品与标准的认证管理,规范绿色消费市场秩序。


  鼓励家庭与社区的绿色交流。一种先进的、现代的生活方式,需要社会成员共同打造与拥抱,特别是在选择绿色产品与节能交通工具等方面更是如此。因此,除家庭外,更需要基于社区的解决方案。依托绿色社区,能够形成一个以绿色生活方式为主的交流群体,既有利于建立绿色生活群体规范,也有利于通过提供绿色信息、环境教育以及改变外部环境条件等方法,让人们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


  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培养与人们强烈的生态文明意识密不可分。例如,广播电视循环播放“手把手教你垃圾分类”“零浪费的厨房智慧”等节目,报纸、杂志、图书等不断号召民众为了减少垃圾而努力。媒体的宣传教育方式对于居民掌握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知识等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进行干预措施的优化组合。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够消除阻碍绿色态度向行为转化的障碍。由于绿色态度真正转化为绿色行为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单一的干预方法通常难以产生显著的行为变化。例如,一旦经济刺激足够大,再增加这一刺激水平所产生的行为改变,将远小于提供信息或给予反馈的作用。这意味着,为促进绿色认知向绿色行为的转化,需要提供多种干预措施,并要对其进行科学的优化组合,方能达到最佳的干预效果。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网  京ICP备12004549号-1 京ICP证0707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