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专栏生态城市
海南“禁塑”一箭离弦
| |

塑料制品在为消费者购物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对塑料污染防治、快递绿色包装等提出了不少建议提案。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邓小刚对记者表示,从2019年起,这种情况将在海南省发生根本改变。


据悉,海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已联合印发《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启动禁塑工作。


系统谋划和部署


“限塑”“禁塑”大不同


“据初步统计,海南省每年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量为11万吨-12万吨,其中省内产量约6.5万吨。“禁塑”已成为全球保护环境的共识和共同举措。”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邓小刚介绍,海南出台“禁塑令”,是加强塑料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必要工作,也是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中央12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禁止在海南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邓小刚指出,现在关于全生物降解产品还没有全国标准,其他省份也没有相关标准,所以海南要创新,要制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生物降解的地方标准。


据了解,早在2008年10月实施的《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中就已开启“限塑”工作。但由于消费习惯、生产成本等原因,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消耗量和使用量的变化形势并不乐观。


“限塑工作对大型商超有明显效果。据统计,近年来海南大型商超塑料袋的使用量约降低2/3,但对于农贸市场作用不大。”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环境管理处副处长张静介绍说。


那么,“限塑”和“禁塑”工作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海南省“禁塑令”制定的特点又是什么?


据了解,海南“限塑令”只强调了通过经济手段鼓励使用替代品和限制相关塑料制品的使用,强调的是限制,在监管执法方面并没有采取处罚措施。而“禁塑令”强调的是禁止,注重从地方法规、标准、检测认证、替代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供应、闭环执法等多个环节系统谋划,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禁塑’令将对违反海南经济特区关于禁塑相关法规和地方标准的一些生产销售行为,动用最严厉的处罚权来进行处罚,力求通过系统的谋划和执法监管,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在海南实现由过去的‘限塑’走到今天我们在名录范围内的‘禁塑’。”邓小刚说。


先易后难


分行业分类别稳步推进


“禁塑”工作量大面广,如何“塑”战速决?邓小刚表示,将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分行业、分类别稳步推进“禁塑”工作。


《方案》从建立协同推进“禁塑”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七大方面确定了21项“禁塑”工作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为海南现阶段至2025年期间的“禁塑”相关工作划出了“路线图”,并在多方面尝试进行突破和创新。


首先是在全省党政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学校、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食堂及主要旅游景区、大型超市、大型商场、医院等行业和场所,禁止提供、销售和使用列入名录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其次是制定名录,逐步推进,到2020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名录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


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海南将在今年年底制定出台《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同时出台第一批《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建立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标准和检测标准体系,明确什么塑料制品是可以全降解的,什么是不可降解的。并出台相关产业鼓励政策,推动全生物降解产业发展。


对于强化市场监督执法的闭环管理问题,海南将从“严格生产准入”和“禁止岛外进入”两方面杜绝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并利用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可追溯体系,推动市场监管执法信息化和全闭环管理。


此外,为了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海南将利用全省“禁塑”工作管理大数据平台,推动建立多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实现技术研发、企业信息、产品检测认证、标准规范、全流程追溯、监管执法、监督举报等信息在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和调度。


多管齐下


消费端、生产端齐发力


对于“禁塑令”的施行,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替代产品的使用成本和便利性问题。


“如果有了物美价廉的替代品,我们对于禁塑工作并不排斥,也会乐意接受”,海口市民朱阿姨表达了自己对于“禁塑”工作的担忧,“如果替代品价格过高,会对生活成本造成进一步的压力”。


据了解,目前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原料价格是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两倍,怎么实现替代产品在市场和价格上让老百姓乐于接受?


邓小刚指出,将通过扩大规模和补贴政策等方式,增加替代产品的市场总供应量,从而降低相应成本。也就是说,通过经济杠杆的办法,既让替代产品使用成本降下来,又要促进更多人选择绿色低碳生活,多多“拎起菜篮子、提起布袋子”。


那么,海南省现在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能力如何?海南省塑料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每年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和制品使用量大约12万吨。其中岛内生产能够满足的是6.5万吨,占55%,剩下的要靠岛外输入。对此,省塑料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设备、技术都没问题,关键是原材料。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原来生产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和制品的企业都可实现转型发展,这样既达到了“禁塑”的目的,也达到了扶持企业发展的目的。


记者从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现在正在开展全生物降解企业的招商工作,2019年底前计划实现市场40%-50%的生产能力,以保证本岛替代产品市场的供给。


据介绍,为保障“禁塑”工作开展后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的需求,海南将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扶持生物降解行业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建立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先进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形成岛内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从而培育良好的产业和市场环境,保障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生产和“禁塑”工作顺利实施。


除了消费端以外,为倒逼生产端参与建立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回收利用体系,《方案》还明确提出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这将督促生产和销售企业利用其销售网络回收废弃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并对回收的塑料制品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孙秀英 周海燕 文雯)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网  京ICP备12004549号-1 京ICP证0707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