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题首页
蓝天保卫战误伤民生取暖,清洁采暖出路为何?
| |

清洁能源供暖多措并举,百姓与冬日的温暖不再存在一万光年的距离

  2017年作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京津冀污染治理成效更令人关注,今年入冬以来,华北地区迄今尚未出现长时间的严重雾霾天气,应该与煤改气和煤改电的大力推进有一定关系。

 

  根据环境保护部12月11日发布的2017年10—11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空气质量状况通报,2017年10—11月,“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范围为52—87微克/立方米(μg/m3),平均为65μg/m3,同比下降22.6%。平均浓度较低的前3位城市依次是北京、廊坊和济宁市;平均浓度较高的前3位城市依次是邯郸、邢台和石家庄市。从改善幅度来看,26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降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为石家庄、北京和保定市,分别下降44.8%、43.5%和42.0%。

 

 

    然而,11月中旬以来,国内多个地区相继公布限气政策,缺气区域主要为陕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北方地区,上调幅度约10%,个别地区上调幅度达15%。另外,最受关注的价格波动是自9月份以来LNG市场价格的持续拉涨,截至目前,LNG主要消费地区华北地区的LNG价格已经在8000元/吨以上,涨幅超过60%。价格的上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天然气市场资源的供不应求。

 

    面对华北市场天然气紧缺的情况,环保部已于4日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下发《关于请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函》特急文件,提出坚持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提出进入供暖季,凡属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据悉,该文件涉及京津冀、河南、山东、陕西等城市,上述城市今冬都不同程度推行了煤改气政策。

 

    针对环保部此次下发的“特急”函件,《新闻1+1》栏目做了专题报道,白岩松在节目中说:从相关文件可以看出,未来10-20年的时间,环境治理工作将会持续进行,气和电的需求量持续加大,短期内没有太好的办法。只有找到一条既治理蓝天,又保障民生的道路。把供暖和环境保护找到一个好的结合点,只有守住暖这个底线,支持的人才更多。


  我们所说的“煤改气”,主要替代领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散煤用户;第二类是工业制造业企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水泥等;第三类是燃煤电厂。2017年我国天然气四大消费结构用气量全面增长,其中以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为主要增长点,同比增量均超过了过去3年增量之和。

    根据发改委的最新数据,2017年1-10月全国天然气绝对消费量1842.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75.7亿立方米。预计全年天然气消费量2314亿立方米,增量3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达到16.8%。其中,2017年前半年同比增量超过2014-2016年的全年增量,二、三季度的月度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全年增量是2010-2016年年均增量的两倍以上,刷新我国消费增量的历史,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中国经济增速略有回升、天然气价格回落、煤炭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天然气消费量从今年夏季(传统淡季)开始即保持了每天超过1亿立方米的消费规模。根据发改委的数据,今年前九月天然气消费量就已经达到1677亿立方米,增长18.4%。目前国内作为气源的管道气缺口达48亿立方米,今年全年用气量约2300亿立方米,这个缺口非常大。

    让我们再看一看天然气进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1-10月份,我国天然气进口5416.5万吨,同比增长了24.9%。其中,气态天然气2507.3万吨,同比增长5.9%;液化天然气进口2909.2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7%。

    作为煤改气的重要补充,国家能源局早在今年4月就发布了 《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供热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取暖面积达到35亿平方米左右,比2015年增加约28亿平方米,可再生能源供热总计约1.5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地热能供暖制冷利用规模达到16亿平方米、折标煤7000万吨,生物质能供热利用规模达到10亿平方米、折标煤3000万吨,可再生能源电力供暖利用规模达到5亿平方米、折标煤1500万吨,太阳能供暖利用规模达到4亿平方米、折标煤1200万吨,空气源、水源热泵、工业供热、种植养殖供热等方式折标煤2300万吨。同时,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达到10亿平方米,长三角地区可再生能源供暖 (制冷)面积达到5亿平方米。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实现较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替代民用散煤取暖。

    其中,煤改生物质就是其中一项煤改天然气的重要补充。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可作为能源化利用的玉米、水稻、小麦、棉花、油料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量每年约2亿吨标煤,薪炭林、林业“三剩物”、木材加工剩余物等林业剩余物约2亿吨标煤,合计每年约4亿吨标煤。保守估算,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至少能够替代75%的散煤,从资源、技术等条件来看都是可行的。

    从国际经验来看,欧洲国家生物质能供热比较普遍,芬兰、丹麦、奥地利生物质能热力占全国热力消费总量比重分别达到43%、28%和31%。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主要用于发电,热力消费还较低。推广生物质供热,可以开辟新能源热力应用的新领域,加快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网  京ICP备12004549号-1 京ICP证07072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48号